网站首页 >> 饮食医学 >> 正文
简介: 常用中药170味主治 6、辛夷:为治鼻渊头痛、鼻塞流涕之要药。 7、薄荷:为疏散风热之常用药。 8、牛蒡子:为治风热表证,或温病初起,发热,咽喉肿痛者所常用。 9、柴胡:为治少阳证之要药,为

常用中药170味主治

6、辛夷:为治鼻渊头痛、鼻塞流涕之要药。

7、薄荷:为疏散风热之常用药。

8、牛蒡子:为治风热表证,或温病初起,发热,咽喉肿痛者所常用。

9、柴胡:为治少阳证之要药,为治肝郁气滞之要药。

10、升麻:为清热解毒之良药,为升阳举陷之要药。

11、葛根:为治热病口渴、消渴之常用品。

12、石膏:为清气分实热之要药。

13、栀子:为治热病心烦,躁扰不宁之要药。

14、夏枯草:既是治肝热目赤肿痛,头痛眩晕之常品,又为治目珠疼痛之良药。

15、决明子:为治目疾之要药。

16、黄芩:为治肺热咳嗽之要药。

17、黄连:为治湿热泻痢之良药。

18、金银花:为治疮痈要药,是治疗风热表证、温病初起之常用药。

19、连翘:为治热毒疮痈之要药,有“疮家圣药”之称。

20、野菊花:为治热毒疮痈之要药。

21、鱼腥草:为治肺痈吐脓,肺热咳嗽之要药,亦为外痈之常用之品。

22、蒲公英:为治乳痈之要药。

23、紫花地丁:尤为治疔疮之要药。

24、败酱草:为治肠痈要药。

25、大血藤:为治肠痈之要药。

26、土茯苓:为治梅毒要药。

27、白花蛇舌草:为治外痈、内痈之常用品。

28、射干为治咽喉肿痛的常用药。

29、山豆根:为治热毒蕴结,咽喉肿痛之要药。

30、马勃:为治咽喉肿痛的常用药。

31、胖大海:为治肺热咽喉痛声哑,失音之佳品32白头翁:为治痢之良药。

33、马齿苋:为治疗热毒血痢之常用药。

34、重楼:为治疮痈肿痛、毒蛇咬伤之要药。

35、漏芦:尤为治疗乳痈之要药。

36、生地黄:为清热凉血要药。为治阴虚津亏燥热证的常用药。

37、玄参:为治疗阴虚津亏之常用药。

38、牡丹皮:为治温热病热入血分证的常用药。

39、赤芍:为治瘀血诸证之常用药。

40、紫草:为治热毒血滞之斑诊、麻诊的要药。

41、清蒿:为治疟疾寒热的要药。

42、地骨皮:为退虚热、疗骨之佳品。

43、大黄:为治疗积滞便秘之要药。

44、独活:为治风湿痹痛要药。

45、威灵仙:为治风湿痹痛要药。

46、川乌:为治风寒湿痹证之佳品。

47、防己:对风湿痹痛证湿热偏盛,关节红肿热痛及湿热身痛,尤为要药。

48、马钱子:尤为伤科疗伤止痛之佳品。49雷公藤:为治风湿顽痹要药。

50、徐长卿:为治风湿痹痛的佳品。

51、秦艽:为治虚热要药。

52、木瓜:为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挛,关节屈伸不利之要药。为治脚气水肿之常用药。

53、蕲蛇:为祛风通络之要药。

54、路路通:为治风湿痹痛,麻木拘挛之要药。

55、广藿香:喂芳香化湿要药。喂治呕吐之常用药。为治暑月外感风寒,内生冷而致恶寒发热,头痛,腕腹痞闷,呕恶吐泻者之要药。

56、厚朴:为消胀除满之要药。

57、砂仁:为醒脾调胃要药。

58、茯苓:为利水渗湿要药。

59、滑石:为治淋证常用药,尤宜于热淋,石淋。

60、海金沙:为治诸淋涩痛之要药。但尤以石淋,血淋为佳。

61、石韦:为治淋证之常用药,尤宜于血淋,石淋

62、萆廨:为治膏淋要药。

63、茵陈蒿:为治黄疸要药。

64、金钱草:为治石淋要药。

65、虎杖:为清热利湿之良药。

66、附子: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

67、肉桂:为补火助阳之要药。

68、干姜:为温暖中焦之主药。

69、吴茱萸:为治寒凝诸痛所常用,尤为治肝寒气滞诸痛之要药。

70、丁香:尤为治胃寒呕吐、呃逆之要药。

71、小茴香:为治寒凝气滞之要药。

72、高良姜:为治脘腹冷痛之常用药。

73、陈皮:为治痰要药。

74、木香:为行气止痛之要药。为治湿热泻痢,里急后重之要药。

75、香附:为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之要药。为妇科调经之要药。

76、薤白:为治胸痹之要药。

77、大腹皮:为宽中利气之捷药。

78、柿蒂:为止呃要药。

79、山楂:为消化油腻肉食积滞之要药。

80、使君子:为驱蛔要药

81、苦楝皮:为广谱驱虫药。

82、羊蹄:为治疥癣之良药。

83、三七:为止血之良药,为治瘀血诸证之佳品,尤为伤科要药,凡跌打损伤,筋断骨折,瘀血肿痛者,常为首选药。

84、茜草:为妇科调经要药。

85、五灵脂:为治疗血瘀诸痛之要药。

86、白及:为收敛止血之要药。为外疡消肿生肌之常用药。

87、艾叶:为温经止血之要药。为妇科调经安胎要药。

88、炮姜:为治疗脾阳虚,脾不统血之虚寒性出血证的要药。

89、川芎:为妇科活血调经之要药,为治头痛、风湿痹痛的常用药。

90、延胡索:无论各种痛证皆宜,尤以治心腹诸痛所常用。

91、姜黄:为治风湿肩臂疼痛之良药。

92、丹参:为妇科调经之要药。

93、红花:尤为妇产科所常用。94益母草:为妇科经产要药,故有“益母”之名。

95、泽兰:可用于多种瘀滞之证,尤为妇科调经所常用。

96、王不留行:为治产后乳汁不下的常用之品。

97、土鳖虫:为伤科要药。

98、自然铜:为伤科接骨疗伤要药。

99、骨碎补:为伤科要药。

100、血竭:为伤科及其他瘀滞痛证要药。

101、莪术:为治徵瘕积聚之要药。

102、穿山甲:为治产后乳汁不下之要药。为治疮疡肿痛之要药。

103、半夏:为治寒痰、湿痰之要药。又为止呕要药。

104、天南星:为燥湿化痰、温化寒痰要药。

105、白前:为治肺家咳嗽之要药。

106、桔梗:为治肺经气分之要药。不论寒热皆可应用。

107、瓜蒌:为治结胸、胸痹证的要药。

108、竹茹:为治热性呕逆之要药。

109、竹沥:痰家之圣药。

110、礞石:为治惊痫之良药。

111、苦杏仁:为治咳喘要药。

112、百部:为治肺痨咳嗽,久咳虚嗽的要药。

113、枇杷叶:为治咳喘要药。

114、白果:为治带下白浊之常用药。

115、朱砂:为安定神志之要药。

116、龙骨:为治心神不宁、心悸失眠、惊痫癫狂要药。

117、酸枣仁:为养心安神之要药。

118、灵芝:为治气血亏虚之常用药。

119、远志:为交通心肾、益志安神要药。120合欢皮:为悦心安神要药。

121、石决明:为平肝、凉肝之要药。

122、赭石:为重镇降逆要药。

123、羚羊角:为治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之要药,尤宜于热极生风所致者

124、牛黄:为清热解毒之良药。

125、天麻:为治眩晕头痛之良药,无论虚实,均可应用。

126、全蝎:为治痉挛抽搐之要药。

127、蜈蚣:为息风止痉要药。

128、麝香:为醒神回苏要药。

129、人参:为拯危救脱之要药。亦为益脾肺之要药。

130、党参:为治脾肺气虚证之常用药。

131、太子参:为补气药中的一味清补之品。

132、黄芪:为补中益气之要药。亦为治气虚浮肿尿少之要药。

133、白术:为治脾虚诸证之要药,为治痰饮,水肿之良药。

134、山药:为营养调补之佳品。

135、白扁豆:为健脾化湿之良药。

136、大枣:为调补脾胃、药食两宜之佳品。是治疗血虚脏躁之要药。

137、饴糖:为甘润缓急之良药。

138、紫河车:为治肺肾两虚之虚喘的良药。

139、蛤蚧:为治虚喘劳嗽之要药。

140、冬虫夏草:为平补肺肾之佳品。

141、肉苁蓉:为补肾阳,益精血之良药。

142、菟丝子:为平补阴阳之良品。

143、杜仲:为治肝肾不足之腰膝酸痛、筋骨痿软之要药。

144、续断:为骨伤科要药145*羊藿:为治阳痿、不育不孕之良药。

146、当归:为治血虚证之要药,血虚有寒者尤宜。为妇科调经要药。

147、熟地黄:为补血要药

常用100味中药目录,常用100味中药目录图片

148、何首乌:为滋补良药

149、阿胶:为补血要药,亦为止血要药。

150、麦冬:为治胃阴不足之佳品。

151、石斛:为治胃阴不足,津伤口渴之要药。

152、黄精:为治阴虚劳咳之良药。为治脾胃虚弱之佳品。亦为治消渴证所常用。

153、枸杞子:为养血补精之要药。

154、黑芝麻:为滋养补虚佳品。

155、鳖甲:为治徵瘕积聚之常用药。

156、五味子:为治肺肾两虚,久咳虚喘之要药。亦为虚汗之常用品。

157、乌梅:为安蛔止痛之要药。

158、诃子:为治久泻、久痢之常用品,亦为治咽痛失音之要药。

159、肉豆蔻:为治疗虚寒性泻痢之要药。

160、赤石脂:为久泻久痢、便血常用品。

161、山茱萸:为平阴阳之要药。

162、莲子:为健脾止泻要药,素有“脾果”之美称。

163、芡实:为治疗带下证之佳品。

164、雄黄:《本草纲目》誉之为“治疮杀毒要药”。

165、硫黄:为治疗疥疮之要药。

166、蛇床子:为外治瘙痒性疾病之常用药。

167、木槿皮:为治疗皮肤疥癣良药。

168、蜂房:为外科常用之品。169炉甘石:为眼科外用药中退翳除障之常用药。

170、硼砂:为喉科及眼科常用药,且多外用。

中药药性231味四字歌诀!

1. 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咳生津,调荣养卫。

2. 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

3. 白术甘温,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祛痰痞。

4. 茯苓味淡,渗湿利窍,白化痰涎,赤通水道。

5. 甘草甘温,调和诸药,炙则温中,生则泻火。

6. 当归甘温,生血补心,扶虚益损,逐瘀生新。

7. 白芍酸寒,能收能补,泻痢腹痛,虚寒勿与。

8. 赤芍酸寒,能泻能补,破血通经,产后勿犯。

9. 生地微寒,能消湿热,骨蒸烦劳,兼消破血。

10.熟地微温,滋肾补血,益髓添精,乌须黑发。

11.麦门甘寒,解渴祛烦,补心清肺,虚热自安。

12.天门甘寒,能治肺痈,消痰止嗽,喘气有功。

13.黄连味苦,泻心除痞,清热明眸,厚肠止泻。

14.黄苓苦寒,枯泻肺火,子清大肠,湿热皆可。

15.黄柏苦寒,降火滋阴,骨蒸湿热,下血堪任。

16.栀子性寒,解郁除烦,吐衄胃痛,火降小便。

17.连翘苦寒,能消痈毒,气聚血凝,温热甚逐。

18.石膏大寒,能泻胃火,发渴头痛,解肌立妥。

19.滑石沉寒,滑能沉寒,解渴除烦,湿热皆可。

20.贝母微寒,止嗽化痰,肺痈肺痿,开郁除烦。

21.大黄苦寒,实热积聚,蠲痰润燥,疏通便闭。

22.柴胡味苦,能泻肝火,寒热往来,疟疾均可。

23.前胡微寒,宁嗽化痰,寒热头痛,痞闷能安。

24.升麻性寒,清胃解毒,升提下陷,牙痛可逐。

25.桔梗味苦,疗咽肿痛,载药上升,开胸利壅。

26.紫苏叶苦,风寒发表,梗下诸气,消除胀满。

27.麻黄味辛,解表出汗,身痛头疼,舒筋活血。

28.葛根味甘,祛风发散,温疟往来,止渴解洒。

29.薄荷味辛,最清头目,祛风化痰,骨蒸宜服。

30.羌活微温,祛风除湿,身痛头疼,舒筋活血。

31.独活辛苦,颈项难舒,两足湿痹,诸风能除。

32.知母味苦,热渴能除,骨蒸有汗,痰咳皆舒。

33.白芷辛温,阳阴头痛,风热瘙痒,排脓通用。

34.藁本气温,除头颛顶,寒湿可祛,风邪可屏。

35.香附辛苦,快气开郁,止痛调经,更消宿食。

36.乌药辛温,心腹胀痛,小便滑数,顺气通用。

37.枳实味苦,消食除痞,破积化痰,冲墙倒壁。

38.枳壳微温,快气宽肠,胸中气结,胀满堪尝。

39.白蔻辛温,能祛瘴翳,益气调元,止呕和胃。

40.青皮苦温,能攻气滞,削坚平肝,安胃下食。

41.橘皮苦温,顺气宽膈,留白和胃,消痰去白。

42.苍术苦温,健脾燥湿,发汗宽中,更祛瘴疫。

43.厚朴苦温,消胀泄满,痰气泻痢,其功不缓。

44.南星性热,能治风痰,破伤强直,风搐自安。

45.半夏味辛,健脾燥湿,痰厥头疼,嗽呕堪入。

46.藿香辛温,能止呕吐,发散风寒,霍乱为主。

47.槟榔辛温,破气杀虫,祛痰逐水,专除后重。

48.腹皮微温,能下膈气,安胃健脾,浮肿消去。

49.香薷味辛,伤暑便涩,霍乱水肿,除烦解热。

50.扁豆微温,转筋吐泻,下气和中,洒毒能化。

51.猪苓味淡,利水通淋,消肿止渴,阴汗自遏。

52.木通性寒,小肠热闭,利窍通经,最能导滞。

53.车前子寒,溺涩眼赤,小便能通,犬便能实。

54.地骨皮寒,解肌退热,有汗骨蒸,强阴凉血。

55.木瓜味酸,温肿脚气,霍乱转筋,足湿皆用。

56.威灵苦温,腰膝冷痛,消痰痃癖,风湿皆用。

57.牡丹苦寒,破血通经,血分有热,无汗骨蒸。

58.玄参甘苦,消肿排脓,补肝益肺,退热除风。

59.丹参味苦,痈肿疮疥,生新去恶,祛除带崩。

60.苦参味苦,痈肿疮疥,下血肠风,眉脱赤癞。

61.龙胆苦寒,疗眼赤疼,下焦湿肿,肝经热烦。

62.五加皮温,祛痛风痹,健步坚筋,益精止沥。

63.防己气寒,风湿脚痛,热积膀胱,消痈散肿。

64.地榆沉寒,血热堪用,血痢带崩,金疮止痛。

65.茯神补心,善镇惊悸,恍惚健忘,兼除怒恚。

66.远志气温,能驱惊悸,安神镇心,令人多记。

67.酸枣味酸,敛汗驱烦,多眠用生,不眠用炒。

68.菖蒲性温,开心利窍,去痹除风,出声至妙。

69.柏子味甘,补心益气,敛汗润肠,更疗惊悸。

70.益智辛温,安神益气,遗溺遗精,呕逆皆治。

71.甘松味香,善除恶气,开郁醒脾,心腹痛已。

72.小茴性温,能除疝气,腹痛腰疼,调中温胃。

73.大茴味辛,疝气脚气,肿痛膀胱,止呕开胃。

74.干姜味辛,表解风寒,炮苦逐冷,虚热尤堪。

75.附子辛热,性走不守,四肢厥冷,回阳功有。

76.川乌大热,搜风入骨,湿痹寒疼,破积之物。

77.木香微温,能滞和胃,诸风能调,行肚泻肺。

78.沉香降气,暖胃追邪,通天彻地,卫气为佳。

79.丁香辛热,能除寒呕,心腹疼痛,温胃可晓。

80.砂仁性温,养胃进食,止育安胎,通经破滞。

81.毕澄茄辛,除胀化食,消痰止咳,逐寒暖胃。

82.肉桂辛热,善通血脉,腹痛虚寒,温补可得。

83.桂枝小梗,横行手臂,止汗舒筋,治折足痹。

84.吴萸辛热,能调疝气,心腹寒疼,酸水能治。

85.延胡乞温,心腹卒痛,通经洛血,跌扑血崩。

86.薏苡味甘,专除湿痹,筋节拘缠,肺痈肺痿。

87.崩蔻辛温,脾胃虚冷,泻痢不休,功可立等。

88.草果味辛,消食除胀,截疟逐痰,解瘟辟瘴。

89.常山苦寒,截疟除痰,解伤寒热,水胀能宽。

90.良姜性热,下气温中,转筋霍乱,酒食能攻。

91.山楂味甘,磨消肉食,疗疝催疮,消膨健胃。

92.神曲味甘,开胃进食,破积逐痰,调中下气。

93.麦芽甘温,能消宿食,心腹膨胀,行血散滞。

94.苏子辛温,驱痰降气,止咳定喘,更润沁肺。

95.白芥子辛,专化胁痰,面浮肿胀,利水能安。

96.甘逐苦寒,破症消痰,面浮肿胀 ,利水能安。

97.大戟苦寒,消水利便,腹胀症坚,其功瞑眩。

98.芫花寒苦,能消胀蛊,利水泻湿,止咳痰吐。

99.商陆苦寒,赤白各异,赤者消风,白利水气。

100.海藻咸寒,消瘿散疬,除胀破积,利水通闭。

101.牵牛苦寒,利水消肿,蛊胀痃癖,散滞除壅。

102.葶苈辛苦,利水消肿,痰咳症瘕,治喘肺痈。

103.瞿麦苦寒,专治淋病,且能堕胎,通经立应。

104.三棱味苦,利血消癖,气滞作痛,虚者当忌。

105.五灵味甘,血滞腹痛,止血用炒,行血用生。

106.莪术温苦,关善破痃,止痛消瘀,通经最宜。

107.干漆辛温,通经破瘕,追积杀虫,效如奔马。

108.蒲黄味甘,逐瘀止崩,止箅须炒,破血用生。

109.苏木甘咸,能行积血,产后血经,兼医扑跌。

110.桃仁甘平,能润大肠,通经破瘀,血瘕堪尝。

111.姜黄味辛,消痈破血,心腹结痛,下气最捷。

112.郁金味苦,破血行气,血淋溺血,郁结能舒。

113.金银花甘,疗痈无对,未成则散,已成则溃。

114.漏芦性寒,祛恶疮毒,补血排脓,生肌长肉。

115.白藜味苦,疗疮瘙痒,白癜头疮,翳除目朗。

116.白及味苦,功专收敛,肿毒疮疡,外科最善。

117.蛇床辛苦,下气温中,恶疮疥癞,逐瘀祛风。

118.天麻味甘,能驱头眩,小儿惊痫,拘挛瘫痪。

119.白附辛温,治面百病,血痹风疮,中风痰症。

120.全蝎味辛,祛风痰毒,口眼歪斜,风痫发搐。

121.蝉蜕甘寒,消风定惊,杀疳除热,退翳侵睛。

122.僵蚕味咸,诸风惊痫,湿痰喉痹,疮毒瘢痕。

123.蜈蚣味辛,蛇虺恶毒,镇惊止痉,堕胎逐瘀。

124.木鳖甘寒,能追疮毒,乳痈腰疼,消肿最速。

125.蜂房味咸,惊痫疮疡, 牙疼肿毒,瘰疬乳痈。

126.花蛇湿毒,瘫痪歪斜,大风疥癞,诸毒称佳。

127.蛇蜕辟恶,能除翳膜,肠痔蛊毒,惊痫搐搦。

128.槐花味苦,痔漏肠风,大肠热痢,更杀蛔虫。

129.鼠粘子辛,能除疮毒,瘾疹风热,咽疼可逐。

130.茵陈味苦,退疸除黄,泻湿利水,清热为凉。

131.红花辛苦,最消瘀热,多则通经,少则养血。

132.蔓荆子苦,头疼能治,拘缠湿痹,泪眼堪除。

133.兜铃苦寒,能薰痔漏,定喘消痰,肺热久嗽。

134.百合味甘,安心定胆,止嗽消浮,痈疽可啖。

135.秦艽微寒,除湿荣筋,肢节风痛,下血骨蒸。

136.紫菀苦辛,痰喘咳逆,肺痈吐脓,寒热并济。

137.款花甘温,理肺消痰,肺痈喘咳,补劳除烦。

138.金沸草温,消痰止嗽,明目祛风,逐水尤妙。

139.桑皮甘辛,止嗽定喘,泻肺火邪,其功不浅。

140.杏仁温苦,风寒喘嗽,大肠气闭,便难切要。

141.乌梅酸温,收敛肺气,止渴生津,能安泻痢。

142.天花粉寒,止渴祛烦,排脓消毒,善除热痢。

143.瓜蒌仁寒,宁嗽化痰,伤寒结胸,解渴止烦。

144.密蒙花甘,主能明目,虚翳青盲,服之效速。

145.菊花味甘,除热祛风,头晕目赤,收泪殊功。

146.木贼味甘,疏肝退翳,能止月经,更消积聚。

147.决明子甘,能祛肝热,目疼收泪,仍止鼻血。

148.犀角酸寒,化毒辟邪,解热止血,消肿毒蛇。

149.羚羊角寒,明目清肝,却惊解毒,神志能安。

150.龟甲咸平,劳嗽骨蒸,散瘀消肿,去痞除崩。

151.海蛤味咸,清热化痰,胸痛水肿,坚软结散。

152.桑上寄生,风湿腰痛,安胎止崩,疮疡亦用。

153.火麻味甘,下乳催生,润肠通结,小水能行。

154.山豆根苦,疗咽肿痛,敷蛇虫伤,可救急用。

155.益母辛苦,女科为主,产后胎前,生新去瘀。

156.紫草苦寒,能通九窍,利水消膨,痘疹最要。

157.紫葳味酸,调经止痛,崩中带下,症瘕能用。

158.地肤子寒,去膀胱热,皮肤瘙痒,除热甚捷。

159.栋根性寒,能追诸虫,疼痛立止,积热立通。

160.樗根味苦,泻痢带崩,肠风痔漏,燥湿涩精。

161.泽兰甘苦,痈肿能消,打扑伤损,肢体虚浮。

162.牙皂味辛,通关利窍,敷肿痛消,吐风痰妙。

163.芜荑味辛,驱邪杀虫,痔瘿癣疥,化食除风。

164.雷丸味甘,善杀诸虫,癫痫蛊毒,治儿有功。

165.胡麻仁甘,疗肿恶疮,热补虚损,筋壮力强。

166.苍耳子苦,疥癣细疮,驱风湿痹,瘙痒堪尝。

167.蕤仁味甘,风肿烂弦,热胀胬肉,眼泪立痊。

168.青葙子苦,肝脏热毒,暴发赤障,青肓可服。

169.谷精草辛,牙齿风痛,口疮咽痹,眼翳通用。

170.白薇大寒,疗风治疟,人事不知,热邪堪却。

171.白蔹微寒,儿疟惊痫,女阴肿痛,痈疗可啖。

172.青蒿气寒,治疟效好,虚热盗汗,除骨蒸劳。

173.茅根味甘,通关逐瘀,止吐衄血,客热可去。

174.大小蓟苦,消肿破血,吐衄咯唾,崩漏可啜。

175.枇杷叶苦,偏理肺脏,吐哕不已,解酒清上。

176.木律大寒,口齿良药,瘰疬能治,心烦可却。

177.射干味苦,逐瘀通经,喉痹口臭,痈毒堪凭。

178.鬼箭羽苦,通经活络,驱邪止痛,杀虫祛结。

179.夏枯草苦,瘰疬瘿瘤,破症散结,湿痹能瘳。

180.卷柏味辛,症瘕血闭,风眩痿辟,脱肛下血。

181.马鞭味苦,破血通经,症瘕痞块,服之最灵。

182.鹤虱味苦,杀虫追毒,心腹卒痛,蛇虫堪逐。

183.白头翁寒,清热凉血,瘿疬疮疝,止痛百节。

184.旱莲草甘,生须黑发,赤痢可止,血流可截。

185.慈姑辛苦,疗肿痈疽,恶疮瘾疹,蛇虺并施。

186.榆皮味甘,通水除淋,能利关节,敷肿痛定。

187.钩藤微寒,疗儿惊瘅,手足瘛疾,抽搐口眼。

188.豨莶味甘,追风除湿,聪耳明目,乌须黑发。

189.葵花味甘,带痢两功,赤治赤者,白治白同。

190.辛夷味辛,鼻塞流涕,香臭不闻,通窍之剂。

191.续随子辛,恶疮蛊毒,通经消积,不可过服。

192.海桐皮苦,霍乱久痢,疳慝疥癣,牙疼变治。

193.石南藤辛,肾衰脚弱,风淫疥癣,堪为妙药。

194.大青气寒,伤寒热毒,黄汗黄疸,时疫宜服。

195.侧柏叶苦,吐衄崩痢,能生须眉,除湿之剂。

196.槐实味苦,阴疮痒湿,五痔肿疼,泻热凉血。

197.瓦楞子咸,妇人血块,男子痰癖,症瘕可瘥。

198.棱榈子苦,禁泄涩痢,带下崩中,肠风堪治。

199.冬葵子寒,滑胎易产,癃利小便,善通乳难。

200.淫羊藿辛,阴起阳兴,坚筋益骨,志强力增。

201.松脂味甘,滋阴补阴,驱风安脏,膏可贴疮。

202.覆盆子甘,肾损精竭,黑须明眸,补虚续绝。

203.合欢味甘,得人心智,安脏明目,快乐无虑。

204.金樱酸涩,梦遗精滑,禁止遗尿,寸白虫杀。

205.楮实味甘,壮筋明目,益气补虚,阳痿当服。

206.郁李仁酸,破血润燥,退肿利便,关格通导。

207.没食子苦,破血生精,染须最妙,禁痢极灵。

208.空青气寒,治眼通灵,青盲赤肿,支暗回明。

209.密陀僧咸,止痢医痔,能除白瘢,诸疮可治。

210.伏龙肝温,治疫安胎,呕吐咳逆,下血心烦。

211.石灰味辛,性烈胡毒,辟虫立死,能去息肉。

212.穿山甲毒,痔癖恶疮,吹奶肿痛,通经排脓。

213.蚯蚓气寒,伤寒瘟病,大热狂言,投之立应。

214.蜘蛛气寒,狐疝偏痛,蛇虺咬涂,疔肿敷用。

215.蟾蜍气凉,杀疳蚀癖,瘟疫能治,疮毒可祛。

216.刺猬皮苦,主医五痔,阴肿疝痛,能开胃气。

217.蛤蚧味咸,肺痿咯血,传尸劳疰,纳气定喘。

218.蝼蛄味咸,治十水肿,上下左右,效不旋踪。

219.蜗牛味咸,口眼过僻,尺痫拘急,脱肛咸治。

220.桑螵蛸咸,淋浊精泄,除疝腰疼,虚损莫缺。

221.田螺性冷,利大小便,消肿除热,醒酒立见。

222.象牙气平,杂物刺喉,能通小便,诸疮可痊。

223.水蛭味咸,除积瘀坚,通经破血,折伤可痊。

224.贝子味咸,解肌散结,得水消肿,止翳清洁。

225.蛤蜊肉冷,能止消渴,酒毒堪除,开胃顿豁。

226.海粉味咸,大治顽痰,妇人白带,咸能软坚。

227.石蟹味咸,点目肿翳,解蛊胀毒,催生落地。

228.海螵蛸咸,漏下赤白,症瘕疝阚,阴肿可得。

229.无名异甘,金疮折损,去瘀止痛,生肌有准。

230.青礞石寒,硝煅金色,堕痰消食,奇录莫测。

231.磁石味咸,铁毒能杀,镇惊安神,阳潜气纳。

卫生部规定的药食同源中草药目录表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大家一定已经不再满足有“有病能治好”,而更多地是希望“根本不得病”!所以我们特地为大家公布最新版药食同源目录表,方便我们在日常饮食中就调理好咱们的身体。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药食同源中草药目录表的知识,欢迎阅读。

保健食品标识

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一定要看清产品的类型:食品、保健食品、药品。每个类型都有严格的法律规定,食品的标识是QS,没有适应人群的适应症,商家宣传的时候也不能宣传有功效的作用;保健食品的标识如上图,俗称小蓝帽,可以宣传有一定的保健功效;药品的话可以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非处方药消费者可以自行购买,处方药必须凭医师处方方可购买和使用。

首先先按拼音将所有品种品经行的归类(按照A到Z顺序)。

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按拼音顺序排列)

B 八角茴香、白芷、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百合、薄荷。

C 赤小豆。

D 丁香、刀豆、代代花、淡竹叶、淡豆豉。

E 阿胶。

F 佛手、茯苓、蜂蜜、榧子、蝮蛇、覆盆子。

G 甘草、枸杞子、高良姜、葛根。

H 花椒、荷叶、黄芥子、黄精、黑芝麻、黑胡椒、槐米、槐花、藿香。

J 决明子、鸡内金、金银花、姜(生姜、干姜)、桔红、桔梗、菊花、菊苣、橘皮。

K 昆布。

L 龙眼肉(桂圆)、罗汉果、莱菔子、莲子。

M 马齿苋、木瓜、火麻仁、牡蛎、麦芽。

P 胖大海、蒲公英。

Q 芡实、青果。

R 肉豆蔻、肉桂。

S 山药、山楂、沙棘、砂仁、桑叶、桑椹、酸枣仁。

T 桃仁。

W 乌梢蛇、乌梅。

X 小茴香、小蓟、杏仁(甜、苦)、香橼、香薷、鲜白茅根、鲜芦根、薤白。

Y 玉竹、余甘子、郁李仁、鱼腥草、益智仁、薏苡仁。

Z 枣(大枣、酸枣、黑枣)、枳椇子、栀子、紫苏、紫苏籽。

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按拼音顺序排列) 114

B 巴戟天、北沙参、白及、白术、白芍、白豆蔻、补骨脂、柏子仁、荜茇、鳖甲。

C 川牛膝、川贝母、川芎、车前子、车前草、苍术、赤芍、侧柏叶、刺五加、刺玫果。

D 大蓟、丹参、地骨皮、当归、杜仲、杜仲叶、党参。

F 番泻叶、蜂胶。

G 龟甲、骨碎补、蛤蚧。

H 红花、红景天、怀牛膝、厚朴、厚朴花、胡芦巴、黄芪、湖北贝母、槐实。

J 金荞麦、金樱子、姜黄、绞股蓝、韭菜子、积雪草、蒺藜。

K 诃子、苦丁茶。

L 罗布麻、芦荟。

M 马鹿胎、马鹿茸、马鹿骨、木香、木贼、牡丹皮、麦门冬、玫瑰花、玫瑰茄、墨旱莲。

N 女贞子、牛蒡子、牛蒡根。

P 平贝母、佩兰、蒲黄。

Q 青皮、茜草、

R 人参、人参叶、人参果。

S 三七、山茱萸、升麻、生地黄、生何首乌、石决明、石斛(需提供可使用证明)、沙苑子、首乌藤、桑白皮、桑枝、酸角、熟大黄、熟地黄。

T 土茯苓、天门冬、天麻、太子参、菟丝子。

W 五加皮、五味子、吴茱萸。

X 玄参、西洋参、香附。

Y 远志、益母草、淫羊藿、野菊花、银杏叶、越橘。

Z 竹茹、制大黄、制何首乌、泽兰、泽泻、知母、枳壳、枳实、珍珠、浙贝母。

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名单(按拼音顺序排列) 59

B 八角莲、八里麻、巴豆、白降丹。

C 川乌、长春花、草乌、蟾酥。

D 颠茄。

G 广防己、甘遂、关木通、鬼臼。

H 红升丹、红豆杉、红茴香、红粉、河豚、黄花夹竹桃。

J 夹竹桃、京大戟。

K 昆明山海棠。

L 六角莲、丽江山慈姑、骆驼蓬、铃兰、硫磺、雷公藤、藜芦。

M 马桑叶、马钱子、米壳(壳)、莽草。

N 农吉痢、闹羊花。

P 砒石(白砒、红砒、砒霜)。

Q 千金子、青娘虫、牵牛子。

S 山莨菪、水银、生天南星、生半夏、生白附子、生狼毒、石蒜、

T 土青木香、天仙子、铁棒槌、

X 香加皮(杠柳皮)、雪上一枝蒿、雄黄。

Y 羊角拗、羊踯躅、鱼藤、洋地黄、洋金花。

无限极中草药保健品的产品原料与功效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产品原料是物质基础,是优良品质的保证。现概略介绍这些珍贵的天然食用植物。

1.茯苓 是多孔菌植物,含有B-茯苓聚糖、茯苓酸和丰富的麦角固醇、胆碱、组氨酸及钾盐。伏苓是保健珍品,全身都是宝:外面的黑色皮称“茯苓皮”,内部白色的称“白茯苓”,浅红色的称“赤茯苓”,抱松根而生的称“茯神”。性味:甘、淡、平。柏皮主治:提升免疫功能,促进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作用。用治经常性伤风感冒、过敏性鼻炎、腹泻、便秘等症。2健脾渗湿。用治 营养 不良性水肿、慢性肾炎、经前紧张综合症、妊娠高危症、水肿胀满、小便不利等症。3健胃补气。用治胃炎、胃下垂、慢性肠炎、慢性肝炎、肥胖症、肢体倦怠、食少便溏、胸膈满闷等症。4宁心安神。用治神经衰弱、心律失常、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硬化、心悸、心神不宁、失眠多梦、健忘等症。5对消化系统的影响。它对肠管起松驰作用,对胃溃疡有抑制作用。并对肝脏起保护作用。使谷丙转氨酶活力明显降低,防止肝细胞坏死。用治肠炎、胃溃疡、肝硬化、肝癌等症。

2.香菇 是侧耳科植物,又名香草、冬菇。香菇食用历史优久到明代已成为著名的“宫廷贡品”。因其香味美、营养丰富不但位列草菇、平菇、白蘑菇之上,而且被誉为“植物皇后”。功效主治:补益脾胃。用治脾胃气虚。症见纳少便溏、不耐劳累、平素易感冒。多见于慢性胃炎、胃下垂、神经衰弱、过敏性鼻炎、病毒性肝炎、子宫脱垂等。2养血和血。用治气血两虚。症见少气乏力、头晕眼花、失眠健忘、夜寐欠佳等。多见于高血压病、贫血、动脉硬化,高血脂症。3补中清肺,发表解毒。用葱,香菇,人乳成汤。适于新生儿、婴儿脾胃虚弱、外感风寒所致的鼻塞,流涕,气急等症。

3.银耳 义名白术耳、白耳子、霄耳,有“菌中之冠”的美称,是延年益寿的珍品。功效主治:滋阴润肺,清热和营,用冶肺结核、百日咳、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癌、F咳、盗汗、咯血、面容憔悴、皮肤粗糙、久病体虚乏力、肺痨久咳少痰、热病后口f舌燥等症。2健脾养心,清脑宁神。用治失眠多梦、头昏心悸、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咳少痰、咽干口渴、食少乏力、饮食不香,还有利于预防高血脂症、动脉硬化和中老年人心脏病。3滋阴健胃,温补气血。用治口干少津、虚热烦渴、大便干结、慢性胃炎、糖尿病、急性传染病后期、习惯性便秘等。

4.枸杞子 为茄科植物,宁夏枸杞或柄杞的成熟果实。又名枸杞子,枸杞果,血杞子等。含有甜菜碱、玉蜀黍黄素、酸桨素及胡萝卜素、硫胺、核黄素、娴酸、抗坏血酸、钙、磷、簇等。它的主要功效是滋补肝肾、养血明目。功效主治:肝肾磊虚:症状是头晕目眩、目暗目涩、视弱、遇风流泪、腰膝酸软、矗精等,多见于高血压病、偏头痛、消瘦神疲、胁肋隐痛、尿多磊浊、神经衰弱等。2肝血不足:症状是视物模糊、内障目昏。多见于白内障、视神经萎缩、近视、远视等。此外,还用于糖尿病、高血脂症、慢性肝炎等。

5.决明子 为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义名草决明、生决明、炒决明。含大黄酚、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等。具有降压及轻度泻下作用。功效主治:1清肝明目:用于肝热或肝经风热所致的目赤肿痛,羞明多洞等症,2润肠通便,用于热结便秘或肠燥便秘。3治高血压病:取其平降肝火之功,配菊花而制成的菊明降压片,用治高血压有一定的疗效。4治高脂蛋白血症。5治急性乳腺炎。

6.桑椹 又名桑椹子,黑桑椹,为桑科植物。含糖、鞣酸、苹果酸、维生素A、Bl、B2、C、D和胡萝索、亚油酸、硬质酸、油酸等。具有激发淋巴细胞转化的作用,还能提高T细胞的数量和质量、升高免疫球蛋白水平,增强巨噬细胞活性,促进免疫功能可刺激肠粘膜,使肠液分泌增多,增强肠蠕动。功效主治:1滋阴补血:用于阴亏血虚之眩晕、目昏、耳呜、失眠、须发早白等症。2生津止渴:用于津伤口渴或消渴。3润肠通便:用于血虚阴亏便秘4防治高血压、动脉硬化等老年病。5用于神经弱6用于脱发。配伍鹿角胶、生地、肉苁蓉等。7用于中风先兆症。配伍首乌、山楂、生地、丹参等,可明显降低血脂含量。

7.菊花 为菊科植物菊的干燥头状花序。又名白菊花、贡菊、杯菊、祁菊、川菊、黄菊花、黄干菊等。含有挥发油、龙脑、樟脑、菊油环酮和菊甙、胆碱、腺嘌呤等,具有疏散风热。平肝明日,清热解毒等作用。功效主治:1疏散风热:用于风热感冒、枯执、头痛、温病初起。2清肝明目:用于多种目疾。如肝经风热或肝火上攻目赤肿痛。或肝肾阴虚,目暗昏花等。3平肝潜阳,用于肝阳上亢症。肝火亢盛头痛头胀,烦燥易怒,面赤等。4清热解毒:用于疔痈肿毒,常与金银花、甘草等配伍。5还可用于治疗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症、神经衰弱症等。

8.金针菇 功效主治:胃气不和之恶心干呕,泄泻,食欲不振。2燥痰咳嗽。本品味甚鲜美,又是烹调美味佳肴的常用之品,有病食之祛病康体,无病食之可养生,是可食可药之佳品。

9.何首乌 为蓼科植物何首鸟的块根。义叫首乌、地精主要含有卵磷脂及葸醌衍生物,以大黄酚、大黄素为最多,其次为大黄酸大黄素甲醚等。它主耍功效是补益肝肾、养血滋阴。润肠通便,截疟解毒。功效主治:肝肾阴虚:症状是腰膝酸软,耳鸣遗精、须发早白、女子闭经等。见于神经衰弱、高血压、闭经等此外,还可作为高血脂、动脉硬化的保健食品长期服用,可增进健康、乌须黑发、抗衰防老、延年益寿2心血不足:症状是头晕目眩、心悸失眠、健忘。见于贫血、神经衰弱等。3大肠液亏:症状是大便干燥秘结,排便困难,六、七日甚至十余日一行。多见于习惯性便秘,神经官能症,此外,还可用于皮肤搔痒、出现阴血不足征候者,外科感染、慢性肝炎、颈淋巴结核等病症并可用于疟疾日久属气血不足者。

10.巴戟天 为茜草科藤本植物,民问有几千年食用历史,史献记载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它的主要功效是补肾阳、牝筋骨,祛风湿。功效主治:肾阳虚衰症状是阳萎、早泄、遗精、滑精、遗尿、夜尿多,气短喘促、小腹冷痛、小便失禁、子宫虚冷等。多见r男子性功能障碍、前列腺增生症、妇女月经不调、闭经、不孕症、子宫脱垂以及老年尿失禁、产后体弱等。2肺肾气虚:症状是咳嗽气喘。多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肿源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及老年性气喘等。3脾’肾阳虚:症状是饮食减少、形瘦乏力、腹泻等。多见于慢性肠炎、消化性溃疡、肝硬化腹水、婴幼儿腹泻、脱肛、痔等。此外,还可用于: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老年骨关竹退行性病变等。

11.核桃肉成份:含蛋白质15.65%,脂肪63.2%.糖类10.4%,灰分1.5%(镁、锰、磷酸钙及铁),维生素A、C、G及E。2功效主治:①滋养强壮药,有缓和、镇咳及收敛之效;②补气养血、润燥、化痰、益命门、利i焦、治痈肿、疬风、疥癣、杨梅、白秃、诸疮。

12.桂圆肉功效:补益心脾,养血安神。2应用:主要用于心脾虚损、气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健忘、惊悸怔忡及眩晕等症。

13.山萸肉功效:补益肝肾、收敛削涩。2应用:①本品既能补肝肾之阴,又能温补肾阳,为一味平补阴阳的要药。适用于肝肾两虚所致的腰膝酸软、阳瘘、尿频、头昏、耳呜等症;②有较广泛的收敛同涩作用。可用于阳气虚衰之遗精、尿频、虚汗不止及月经量多、崩漏等症。

14.金樱子功效:固精缩尿、涩肠止泻。2应用:①本品味酸涩而性收敛,尤能同精缩尿,有收摄精气的作用。适用于肾'不同而致的遗精,白浊小便频数、遗尿等症。临床对于肾虚者当强调补肾司本而以收涩为辅;②亦能收敛涩肠而止泻,治久痢不止和脾虚久泻。此外,金樱子的同肾收敛作用义可止白带,故对脾肾不足的白带症有很好的疗效。

15.大枣功效:补脾益胃、养血安神、缓和药性。2应用:①为调补脾胃的辅助药。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倦怠无力食少,泄渲等症;②用于内伤肝脾、耗伤营血所致的脏燥症;③甘缀性平,能调和药性,故常配在攻邪的药物中,以缓和药物的烈性并保护正气。此外,近年来治疗过敏性紫癜,持续大剂量单用有效。

16.龙眼肉功效:补益心脾、养血安神。2应用:主要用于心脾虚损、气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健忘、惊悸.怔仲及眩晕等症。亦可单用本品持续服用,对于病后体虚,产后调补或脑力衰退等有一定帮助。

常用100味中药目录,常用100味中药目录图片

17.玉竹1功效:养阴润肺、益胃生津。2应用:①用于肺胃燥热伤阴、咽千口渴、咳嗽痰少等症。由于本品养阴而不滋腻留邪,故身体阴虚而患风湿发热咳嗽者,变甚适宜;②用于热伤胃阴、津热不足之症。此外,近年来用于冠心病之心绞痛和心电图异常等。

18.莲子功效:补脾止泻、益肾同精、养心安神。2应用①本品有补脾并涩肠止泻之效,多用于脾虚泄泻、食欲不振之症;⑦叉能益肾司精,可用治心肾不交及肾虚不lr的遗精、尿频及带下等症;③又有养心宁神功效,适用于心悸、虚烦不眠等症。

19.牡蛎功效:平肝潜阳,软坚散结、收敛同涩。2应刚:①用于阴虚阳亢所致的烦燥不安、心悸失眠、头晕目眩及耳呜等症,有平肝潜阳作用;②能软坚以散结块,适用于痰火郁结之瘰疬痰核等症;③本品煅用,用于收敛同涩。用于虚汗、遗精、带下、崩漏等症。此外,本品有制酸作用,可用于胃酸过多、胃溃癌等。

20.芡实1功效:健脾止泻、固肾涩精、止带。2应用:①本品能健脾除湿、收涩止泻,可用于脾虚不运、久泻不止之症;②有同肾涩精作用,适用于肾气虚、精关不同所致的遗精、早泄,以及肾虚小便频数或尿浊之癌③本品的收敛削涩作用还能止带。可广泛用于湿热带下或脾肾虚弱的带下。

21.山楂功效:消食健胃、活血化瘀。2应用:①内服能增加胃中酶类的分泌,促进消化,故有消食健胃之功,又因所含解脂酶能促进脂肪类食物的消化,故以消化肉食积滞见长。尤宜用于肉积不消、腹胀腹痛之症。对于食积腹泻及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亦有一定疗效;②又有活血化瘀之功,适用于血滞瘀阻的多种症候。如产后瘀腹痛、恶露不尽者,内服能收缩子宫,使官腔内血块易于排出,促进产后子宫复原而奏上痛止血之效。前人谓其能消症瘕,化血块气块,近年用以治疗肝脾肿大,亦获得一定疗效。此外,对疝气偏坠胀痛,山楂又能消胀散结;③现代用于治高血压病及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而有心悸、胸闷隐痛者。单用有效。此外,亦有用以治高血脂症者。

22.灵芝功效:养心安神、补气益血、止咳平喘。2应用:①用于心气虚或心血虚所致的失虑多梦、心惊怔忡、健忘呆滞等症;②用干治肺虚久咳及肺肾两虚之咳喘症,不但可止咳祛痰,且可敛肺、纳气以平喘,故单用有效;③用于高血压病、高血脂症、冠心病、心律紊乱、白细胞减少症、多种肝炎、病后体虚等。

23.蜂蜜润燥滑肠,并能补中,用于肠燥便秘。

24.薏苡仁性味:甘、淡,微寒。功效主治:1健脾止泻:治脾虚泄泻;2清热排脓:治肺痈、胸痛、咳吐脓痰;3渗湿除痹:治风湿痹症。

25.白术性味:苦、甘,温。功效主治:补脾益气:用治脾胃虚弱,见食少腹胀满、倦怠乏力、大便溏泻者,用治脾胃虚寒泄泻。2燥湿利水:用治脾虚湿盛的腹胀泄泻、肢体浮肿、面色苍黄、神疲肢冷、水肿;脾肾虚寒显著者;水湿内停,结为痰饮,胸胁支满,头眩者;3肌表止汗:用治脾胃虚弱,肌表不司而自汗、小儿病后食欲不振,体弱自汗者;阳虚自汗,又易感冒者。4安胎:用治胎动不安证。

26.甘草性味:甘,平。功效主治:补中益气:用治脾胃气虚诸证,虚弱劳损,见冗气不足、倦怠乏力;气虚血少,见心悸怔忡、脉结代;2清热解毒:用治疮疡肿毒;药物、食物中毒;咽喉肿痛。3祛痰止咳:用治风寒咳嗽;风热咳嗽;用治热痰咳嗽;寒痰咳嗽。4缓急止痛:用治脘腹中挛急疼痛;近年来用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5调和诸药:在复方中用甘草,以减低或缓和药物的偏性和毒性。

27.麦冬性味:甘、微苦,微寒。功效主治:1养阴益胃:用治热伤津液,口干咽燥、舌干苔少。2润沛清心:用治阴虚肺燥。咽干口燥、咳逆稠、舌红少苔。热伤心阴不足,心烦不眠或心悸怔忡。

28.五味子性味:酸,温。功效主治:司表敛汗:用治阴虚盗汗或阳虚自汗。2敛肺止咳:用治肺虚喘咳。3益‘肾司精:用治肾虚精滑不固。4生津止渴:用治津液不足,口干作渴。

29.菟丝子性味:甘、辛、平。功效主治:补肾益精:将肾虚阳痿、遗精、腰膝酸痛。2养肝明目:治肝肾不足,两目付化。3益脾止泻:泄脾肾两虚,食少便溏。

30.乌梅性味:酸、涩,平。功效主治:敛肺止咳:用精肺虚久咳。2涩肠止泻:用治脾虚气弱的久泻久痢。3生津止渴:用治消渴病。4驱虫止痛:用治蛔虫腹痛、呕口t等症。此外,还有收敛止血作用,用治便血、崩漏等症。

附无限极部分产品目录:

1.增健口服液主要成分:复合多糖、香菇、茯苓、金针菇银耳、枸杞子、桑椹、决明子、菊花等。

2.男仕口服液主要成分:复合多糖、何首乌、巴戟天、桂园肉、枸杞子、大枣、核桃肉、金樱子、山萸肉等。

3.女士口服液主要成分:复合多糖、黑木耳、伏苓、枸杞子、桑椹子、桂园肉、薏以仁,莲子、大枣等。

4.儿童口服液主要成份:复合多糖、决明子、枸杞子、斗十蛎、金针菇、茯苓、香菇、蜂蜜、银耳、芡实、山楂、大枣、乌梅等。

5灵芝皇胶囊主要成份:赤灵芝、茯苓、白术、麦冬、黄精、菟丝子、枸杞子、五味子、薏以仁、甘草等。

100种常用、常见、常考中药的功效及适应病症!中医基础内容

临床中药学、中成药学和方剂学是执业中药师里常考内容,同时也是各位中医医生在工作中会遇到的,以下100个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有凉血不留瘀,活血而不动血特性的是牡丹皮 2.安息香的功效是开窍辟秽,行气活血,止痛 3.当归的功效是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4.栀子金花丸主治肺胃火盛所致的口舌生疮、牙龈肿痛 5.黄氏响声丸功效疏风清热,利咽开音 6.柴胡的功效是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7.天花粉的功效是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 8.主治阴虚盗汗遗精,骨蒸潮热的是黄柏 9.治疗胃气之要药的是旋覆花 10.主治嗳气,呃逆,呕吐,喘息的是赭石 11.具有滋阴润肺,补脾益气作用的是黄精 12.知柏地黄丸的功效是滋阴降火 13.用于治疗肝胆湿热、脾肺郁结所致的黄疸的是茵陈五苓丸 14.玉屏风胶囊的功能是益气,固表,止汗 15.玉屏风胶囊的主治病证是表虚不固所致的自汗,症见自汗恶风,面色晄白,或体虚易感风邪者 16.正天丸主治颈椎病型头痛;肝阳上亢引起的偏头痛;紧张性头痛;经前头痛;神经性头痛 17.参苓白术颗粒的功能是补脾胃,益肺气 18.中成药桂枝茯苓丸中君药是桂枝 19.地骨皮配桑白皮用于肺热咳嗽 20.红花的功效是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21.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作用的是板蓝根颗粒 22.益心舒胶囊主治气阴两虚;冠心病心绞痛症见胸痛胸闷、心悸气短、脉结代;瘀血阻脉所致的心悸 23.金锁固精丸的功能为固肾涩精 24.艾叶的主治病证有虚寒性出血证,尤宜于崩漏;虚寒性腹痛;妇女带下及湿疹,疥癣 25.能透疹止痒,为解表散风通用药的是荆芥 26.大黄的主治病证有热毒疮肿、水火烫伤;血热吐衄便血;湿热黄疸;瘀血经闭 27.槟榔的主治病证有绦虫病;疟疾;虫积腹胀;水肿 28.郁金的主治病证有胸腹刺痛、症瘕痞块;热病神昏癫狂;血热吐衄出血;湿热黄疸 29.羚羊角入煎剂,成人内服一日用量是1~3g 30.补骨脂具有的功效是固精缩尿,温脾止泻,纳气平喘,补肾壮阳 31.济生肾气丸既能温肾化气,又可利水消肿 32.独活寄生合剂既能补益肝肾、祛风除湿,又能养血舒筋 33.清热散风、明目止痛,主治外感风热之暴发火眼的药是明目上清片 34.黄芩的主治病证是胎热胎动不安 35.某男,35岁,胸闷而痛,痛彻背部,气短喘促,舌苔白腻。证属痰浊阻闭胸阳之胸痹。治当通阳散结,行气导滞,宜选用薤白 36.某女,26岁,3月来情志不舒,胸胁、脘腹胀痛,嗳气食少,月经紊乱,痛经,证属肝郁气滞,治当疏肝理气,调经止痛,宜选用香附 37.仙鹤草除能收敛止血,解毒杀虫外,又能止痢、截疟、补虚 38.既破气行血,又消积止痛的药是莪术 39.竹茹除清热化痰外,又能除烦止呕,安胎 40.麦冬的功效是益胃生津,清心除烦 41.某女,31岁。眩晕1周,兼见吐衄咳嗽,痰多黄稠,咽膈不利,口渴心烦。证属肝火犯肺。宜用黛蛤散 42.某男,45岁。心胸烦热5天,兼见口舌生疮,小便短赤,咽喉肿痛,大便秘结。证属火热内盛。宜用导赤丸 43.清肺抑火丸的功能是清肺止咳,化痰通便 44.苏合香丸的主治是痰迷心窍之痰厥昏迷 45.补中益气丸的主治是中气下陷之泄泻脱肛 46.某女,6岁。因食积致病,症见咳嗽,夜间加重,喉间痰鸣,腹胀,口臭,证属饮食积滞,痰热蕴肺,治当清热肃肺,消积止咳。宜选用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 47.辛芩颗粒的功能是益气固表 48.知母配伍川贝母,既滋阴润肺,又能清热化痰 49.天花粉的功能是清热生津、清肺润燥 50……巴豆的功效是祛痰利咽,逐水退肿,泻下冷积 51.天麻的功效是息风止痉,祛风通络,平抑肝阳 52.九味羌活丸的功能是疏风解表,散寒除湿 53.平和不燥、兼利二便,又能退虚热、透表邪,为治痹症通用药的是秦艽 54.香加皮的功效是强筋骨、利水消肿 55.海螵蛸既治肺胃出血,又治胃痛吞酸 56.千金止带丸的功能是健脾补肾,调经止带 57.健脾消食丸的主治病证是脾胃气虚所致的疳证 58.既祛风解表,又胜湿止痛、解痉的药是防风 59.徐长卿的功能是祛风止痛,活血通络,止痒,解蛇毒 60.吴茱萸具有的功效是散寒止痛,燥湿止泻,疏肝下气 61.桔梗除能宣肺利咽外,又能祛痰排脓 62.赭石除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外,又能凉血止血 63.黄芪具有的功效是补气升阳,托毒生肌,利水消肿,益卫固表 64.桑菊感冒片既能疏风清热,又能宣肺止咳 65.既清热泻火解毒,又化瘀凉血止血的药是一清颗粒 66.某女,60岁。因外感风寒发病,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稀。宜选用小青龙胶囊 67.龟鹿二仙膏除温肾补精外,又能补气养血 68.既滋阴养血,又补心安神的药是天王补心丸 69.既能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又能固精止带的药是山药 70.既清热解毒,又通利关节的药是土茯苓 71.能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的药是乳香 72.百合的功效是养阴润肺,清心安神 73.某男,25岁,5天来泄泻腹痛,便黄而黏, *** 灼热。伴有发热恶风、头身痛,证属湿热蕴结兼外感风热,宜选用葛根芩连丸 74.某女,50岁,头痛眩晕1周,兼见目赤耳鸣牙痛、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大便燥结。证属热毒内盛,风火上攻,宜选用牛黄上清胶囊 75.既降气化痰,又温肾纳气的药是苏子降气丸 76.清开灵口服液的主治病证是外感风热时毒、火毒内盛所致高热不退 77.某女,36岁,1周来,因外感病邪犯少阳出现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食欲不振、心烦喜呕、口苦咽干。医师处以小柴胡颗粒,是因其能解表散热,疏肝和胃 78.冠心苏合滴丸的功能是理气,宽胸,止痛 79.某女,28岁,平素情志不畅,3月来胸胁胀满、经行量少、行经小腹胀痛、经前 *** 胀痛。证属气滞血虚所致的痛经,治当舒肝理气,养血调经,宜选用七制香附丸 80.某男,8岁,1周来出现厌食、烦躁、恶心呕吐、口渴、胸腹胀满、大便干燥,证属食滞化热之积滞,治当消食化滞,泻火通便,宜选用小儿化食丸 81.某男,46岁,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口舌干燥,脉微自汗。医师开具处方药物组成为红参、麦冬、五味子的中成药。该中成药是生脉饮 82.生脉饮的功能是益气复脉,养阴生津 83.牡蛎的功效是平肝潜阳,镇惊安神,软坚散结,收敛固涩,制酸止痛 84.主治寒凝血瘀所致的月经后期、痛经、产后腹痛的药是少腹逐瘀丸 85.石斛夜光颗粒除清肝明目外,又能滋阴补肾 86.马齿苋的主治病证是热毒血痢、血淋 87.某女,50岁,头痛眩晕1周,兼见目赤耳鸣牙痛、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大便燥结。证属热毒内盛,风火上攻,宜选用牛黄上清胶囊 88.某女,4岁,半月来出现大便溏泄、饮食减少、腹胀、倦怠懒言。证属脾胃虚弱所致的泄泻,治当健脾益气,渗湿止泻,宜选用止泻灵颗粒 89.人参再造丸的功能是益气养血,祛风化痰,活血通络 90.舒筋活血片的注意事项是孕妇忌服;妇女月经期慎用;不可过量久服;禁与强心苷类西药同服 91.某男,52岁。由肝气郁结而致脘腹胁痛、热厥手足不温、泄痢下重。宜选用四逆散 92.人参的功效是大补元气,补脾益肺,安神益智,生津止渴 93.瓜蒂的功效是涌吐热痰、宿食,外用研末吹鼻,引去湿热 94.藜芦的功效是涌吐风痰,杀虫疗癣 95.黄连上清丸的功效是散风清热,泻火止痛 96.桂枝合剂适用于风寒感冒表虚证 97.血热便血宜用槐角丸 98.射干除能清热利咽外,又能祛痰 99.肉桂的功效是引火归原 100.具有清热除湿、益气化瘀功效的中成药是妇科千金片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一百种具有长寿养生功效的中草药名单从哪里可以获取?

根据我的临床经验,根据《中药学》,目前认为下列100 种常用中草药,有消除疲劳、美容养颜、强身健体等功效,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与其他几种配合,做成简易茶饮,或食疗,达到的 养生 保健,惠济人类!

这100种 健康 长寿 养生 的中草药是:

一,补益 养生 药

【补气】

1,人参

2,党参

3,西洋参

4,甘草

5,黄芪

6,白术

7,山药

8,大枣

【补血】

9,黑芝麻

10,枸杞

11,龙眼肉

12,当归

13,熟地

14,何首乌

15,白芍

【补阳】

16,杜仲

17,冬虫夏草

18,海马

19,鹿茸

20,补骨脂

21,肉苁蓉

22,淫羊藿

23,菟丝子

24,续断

25,骨碎补

26,蛤蚧

【补阴】

27,黄精

28,玉竹

29,麦门冬

30,天门冬

31,百合

32,沙参

二, 安神平肝 养生 药

【养心安神】

33,灵芝

34,远志

【平肝熄风】

35,天麻

36,珍珠

37,钩藤

三, 理气理血 养生 药

【理气】

38,陈皮

39,青皮

40,木香

41,檀香

【止血】

42,三七

43,槐米

【活血祛瘀】

44,川红花

45,藏红花

46,丹参

47,川芎

48,川牛膝

49,王不留行

50,延胡索

51,桃仁

52,莪术

四, 收涩 养生 药

【涩肠止泻】

53,芡实

54,莲子

55,山茱萸

56,五昧子

五, 祛风化痰 养生 药

【祛风湿热】

57,独活

58,路路通

【温里祛寒】

59,肉桂

60,小茴香

61,丁香

【清热化痰】

66,天花粉

67,半夏

68,款冬花

69,冬瓜子

70,草果

【止咳平喘】

71,银杏

72,杏仁

73,罗汉果

74,枇杷叶

75,紫苏子

六, 消导泻下 养生 药

【化湿】

76,广藿香

【消导】

77,山楂

78,麦芽

79,谷芽

【攻下】

80,大黄

81,番泻叶

【利水渗湿】

82,茯苓

83,薏苡仁

84,昆布

七, 解表清热 养生 药

【辛温解表】

85,苍耳子

86,桂枝

87,紫苏叶

88,谷精子

89,前胡

【辛凉解表】

90,菊花

91,葛根

92,蔓荆子

93蝉蜕

94,浮小麦

【清热泻火】

95,决明子

96,知母

97,龙胆

【清热燥湿】

98,黄芩

99,黄连

100,黄柏

以上就是这100种 健康 长寿 养生 的中草药,供大家参考试用,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斧正,谢谢关注!了解更多的医学科普知识,或中医 养生 ,请点击我的关注→【庆好中医】,我会诚信为您服务!

中药里,有12种白色中草药具有滋润、美白肌肤之功效。这些药名有着共同的特征:都姓“白”。而从中医象形学来说,带白的药物一般具有增白润色的作用。

白术: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这里指的是白术的根茎,味苦,性温。对皮肤致病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古籍《药性论》称:“用白术蘸酒(或醋),均匀涂抹脸上,可治雀斑。”

白芷: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味香、辛,性温。历代被视为美容佳品。无论是在《千金面脂方》中或是在《玉容散》中,白芷都是制作面脂的主药。

白芨:为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芨的地下茎,味苦、甘,性平、涩而粘滑。外用可润滑肌肤,除面疮。

白苏:为人工栽培。取鲜白苏叶涂擦腋下可治狐臭。

白蔹:为多年生蔓生草本植物,叶子多而细,取其根茎入药。味辛、甘,性凉。《药性论》曰:“可治面上疮疱而美白肌肤。”

白附子:味辛、甘,可作面脂。取其捣碎成细粉,以酒拌和,用来敷面,可治粉刺和雀斑。

白蒺藜:又名刺蒺藜,1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蒺藜的果实。味苦、辛,性温。含有多种生物碱和甙类及多种丰富的过氧化物分解酶,有明显抗衰老作用,可明目轻身,去除面痕。《本草纲目》曰:“洗面黑,去斑。”

白果仁:为银杏的成熟种子。外用可治头面手足碍容性皮肤病,并可防止皮肤粗糙。

白茯苓:味甘、淡,性平。《本草品汇精要》曰:“取白茯苓研末,与蜜和,敷面可疗面疮。”

白荦牛:味苦、辛,性寒。将白荦牛研末,以鸡蛋清调和,夜敷日洗,可防治面上雀斑。

白丁香:味辛,性温,为雄麻雀屎。用它浸蜜可防治面疮和粉刺,能莹肌如玉。

白僵蚕:为蚕蛾科家蚕的幼虫在末味丝前,因感染白僵菌而发病致死的僵化虫体。外用其药,味咸、辛,性平。可治面黑及碍容性疾病———口眼歪斜等症。 以上都可以泡水,但我还要说最后一点,光泡水是不行的,平时注意好防晒是美白的基础.

咕咚 健康 发福利啦~每周免费赠送1000份音频给大家作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四位国家级专业营养师倾心打造的减肥课程,7天带你走出减肥误区,教你轻轻松松瘦10斤。关注并私信发送「福利」,即可免费领取课程链接,先到先得哦~

从广西十万大山,发现,观察,实验,证明获取,广西长寿老人,关于石灰岩结构有关,石灰把水源消毒过滤,水是长寿之本!

本文标签: 中药   常用   目录  

温馨提示:本文是作者 admin 的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和附带本文链接!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下一篇文章啦!

健康饮食网

健康饮食网

http://www.97hc.cn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
网站分类
搜索
sitemap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1 健康饮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发表的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抄袭他人作品,带来的后果与本站无关。若存在您非授权的原创作品,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

切换白天模式 切换夜间模式 白天返回顶部 夜间返回顶部